说不清的量子
在量子纠缠,量子计算,量子通讯,……,等词汇充满媒体的时代,量子已经是一个人所尽知的词汇。但是,如果你问一个人,什么是量子?一般人都无法回答。问题在于,不只是一般人说不清楚量子是什么。即使你问一个研究量子的专业人士,他可能说出很多话来,但是你还是不懂。你不用感到自卑,这不是你的问题。
早在十几年前,北大理论物理研究所招研究生面试的时候,作为面试老师,我就问过很多考生这个问题。考生们对量子力学的各种计算比较熟悉,但听到这个问题,大多数张口结舌,不知道如何回答。即使能说几句,也语焉不详,如果我顺着他们说的再问,就很难自圆其说了。
不只是学生,甚至一流大学讲课老师写的教材中,我就发现有的老师将量子定义为基本粒子,而他并没有注意到,只有他自己那么说。如果量子是基本粒子,那么原子是不是量子呢?如果不是,那么为什么可以用原子分子双缝干涉实验呢?中子质子不是基本粒子,在核结构理论中,怎么它们是与原子中电子一样的量子呢?
那么什么才是量子?教科书总应该给我们答案吧。
没有定义的量子
作为一门关于量子的专门课程,量子力学显然应该首先定义,量子是什么。然而奇怪的是,你看到了双缝干涉实验,测不准关系,算符,对易关系,可观测量这些概念后,到薛定谔方程,以及更多的计算方法和处理方法之后,还是找不到量子的定义。至少大部分教科书,至始至终没有定义量子。
但有些科普一点的教科书,或者就是科普书,开始会讲量子的故事。故事的开始是双缝干涉实验,然后是波与粒子的讨论;或者,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物理学“两朵乌云”之一——黑体辐射问题,普朗克如何做出假设,才得到正确的黑体辐射能谱公式,从而引出能量量子的说法。
作为一般的思路,我们显然想知道能量量子的具体性质,在各种情形下的表现,等等。然而,教科书或者科普书提出能量量子,说辐射是一份一份的之后,戛然而止,后面再没有能量量子这个词汇。
然后后面可能有玻尔的原子模型,薛定谔方程,一维势阱,等等,进入各种问题和计算,不再理会读者的疑惑。玻尔原子模型中,会提到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化。但后面提到电子的自旋为半整数的时候,只会说因为它是费米子,必须符合泡利不相容原理。自旋是什么?是电子的内禀属性。啥意思?不要问了。内禀属性是最后答案。然后有矩阵,算符,厄米算符,本征态,本征值,一大堆的概念和方法需要学习。
你是不是已经忘了量子是什么这个问题了?这正是大多数学习量子力学学生的心路历程。在学习量子力学课程之前,同学们满怀豪情,要搞清楚微观世界的工作原理,有很多问题想问。学完课程之后,却发现自己以前想知道的问题都没有满意的答案,但是却再也问不出问题了。如果有同学坚持不懈,一定要问,老师会充满深意地告诉你:“没有人懂量子力学”。
那么,至少应该说清楚什么是量子吧?能量量子是什么东西?角动量有没有量子?你不能问这些问题。你看看量子力学有多少应用领域啊,都取得了成功。原子光谱,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原子核结构,核反应,固体物理,能带,半导体,……,都有处理的方法,不用量子力学就没有办法,你相信了吧?
“您说的那些方法我学了,也会用。但是什么是量子?”
“我们不会考这种问题。”
“好吧。”
如果我们一定要做不懂事的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我们可以总结所有的科普书,教科书,及参考文献,得到如下概念及疑问:
关于量子我们知道的和不知道的
古希腊留基伯(Leucippus)和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的原子论:所有的物质由不可分,不可灭的基本元素即原子,和虚空构成。虚空可以对应现代物理中的真空。原子并不对应现代物理中的任何概念,但类似于经典的粒子。古印度学者也有类似的观点。
要注意,即使在当时,古希腊的原子论也只是少数人的观点。学术上更有影响的亚里斯多德就不认可原子论。他认为物质是连续的,像流体。
普朗克的能量量子被认为是现代量子论的开端。普朗克本人也因此被称为量子之父。然而什么是能量量子却是一个问题。按照定义,能量量子是普朗克常数乘以辐射频率。但频率却是可变的,从零到无穷大。这与“最小单位”的概念不符。或者说,存在无数任意大小的能量量子,甚至能量可以无穷大。当时相对论还没有出现,如果考虑相对论,那么还有同一个能量量子在不同参照系下能量不同的问题。顺便,普朗克能量和能量量子无关。普朗克能量应该看成一个能量标度,而不是单位。普朗克能量的数值太大了,根本不在“量子”的能量范围。
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1900)不久,1905年爱因斯坦在讨论光电效应的时候,提出了光子的概念,并认为光子就是普朗克的能量量子。这本来应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普朗克却不认可光子是能量量子的说法。能量量子就是纯的能量,在电磁辐射场中。可是光子不就是辐射吗?但光子还有动量和自旋,“不干净”。除了计算黑体辐射外,再没有看到能量量子的说法。
那么光子又是什么呢?爱因斯坦虽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但到晚年他自己却非常迷惑。如果光子是点粒子,它的波动行为怎么解释?如果不是,γ光子不就是吗?同样一个光子,能量高低在不同惯性参照系中就会出现。
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和后面玻尔的量子化不是一回事。玻尔原子模型是光谱测量的结果,他们只是找到了分立能谱的规律,并没有说角动量是量子化的。角动量量子化要等薛定谔方程提出后,直接求解原子能级时,才会出现。
那么有角动量量子吗?是半整数还是整数(角动量单位h/2pi)?我们知道不同本征态的角动量取整数或半整数,但是我们能说角动量是量子化的吗?叠加态怎么算?
还有哪些量子?时间空间是量子化的吗?有人认为是,更多的人不表态。
所有严肃的文献中,在牵涉量子定义的描述中,会忠实地引用呈现留基伯,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的说法,但是不评判,不引申,不提供结论。这样的描述是严谨的,中性的,但实际上仍然有强烈暗示,即量子是世间万物的基础。初学者一般体会不到作者的用心,但是能够接受暗示,接受量子的基本性,却仍然不知道量子的确切定义。
引用既不是证明,也不是定义。对于最初的提出者,量子概念只是一个猜想。一个猜想,引用多次还是猜想。如果要作为原则,仍然需要严格的论证。
什么是量子思维?当无法用正常逻辑理解的时候,强行接受一个不能用逻辑解释的东西?符合逻辑是最基本的要求,不符合逻辑的自由度太大了,并不只有“量子”的方式。说一个东西不是我们一般概念定义的东西,即不是经典概念,但也应该明确定义该概念。不能说一个东西既不是粒子,又不是波,既是粒子,又是波。这是话术,不是科学。
哥本哈根诠释中的量子
哥本哈根诠释中并没有直接定义量子。但是我们可以从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体系出发,总结出哥本哈根诠释下量子的定义。这个总结是作者做的,教科书和参考文献中都没有。
德布罗意物质波假定实际上是量子力学最基本的假定,它假定所有物质都是量子,都是波,都可以发生双缝干涉,都要用薛定谔方程描述。量子性就是波动性,这一点教科书没有明确说明。
所以任何物质都是量子,都有德布罗意波长,小到基本粒子,大到星球,星系。
当然,我们每个人也是量子,按照量子原理工作。所以,“人处在经典环境中,无法理解量子行为”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量子都有波粒二象性,所以每个量子也是一个粒子,可以随机坍缩到它的波函数中的一点。对于宏观物体,如果有大小形状,由于德布罗意波长很短,坍缩导致的变化看不出来。
对量子的完全描述是其波函数,而波函数是一个概率(幅)集合。所以每个量子就是一个概率集合。即观察它的时候,得到所有不同值的概率。量子是概率集合,意味着彻底的随机性。在哥本哈根图像中,世间万物都是随机的。
量子是波隐含假定了每个量子都是无穷大的,因为波函数充满全空间,除非在无限深势阱中,而无限深势阱不存在。
对于单个量子的波函数,要求所有概率加起来为1,即归一性。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也就是表象变换,因为还是那个粒子,所以变换后的概率之和也必须为1,这就要求变换过程,比如变换矩阵,是么正的。所以你会经常看到么正变换这个词。
没有明确定义的量子,是其神秘性的重要原因。神秘的量子是成年人的圣诞老人或者孙悟空。
全局诠释下的量子
任何全局模式。基础是量子场论。
量子是时空场的比较稳定的扰动模式,一般是本征扰动模式,包括复合模式,如质子中子,原子,分子,及更大的结构。唯一特殊的是光子,因为它没有静质量,还有极广的能量范围。其它粒子都有静质量。
在一定边条件下,全局模式一般是分立的,即“量子化”的。
大的结构在更大的环境和边条件下,同样也有更大尺度的全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