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官网北京大学新闻网 English
雷奕安
点赞:
雷奕安
点赞:
博客
质疑是学术进步的唯一动力
发布时间:2019-04-15点击次数:

世界上永远存在各种各样的理论,五花八门的说法,迷信,传言,……,不知真假,互相矛盾。如何建立公正的,中立的,真实的认知?只有质疑辨别,才能不断去伪存真。

孔夫子创教立派,后面那些不成材的徒子徒孙们,不是学习他如何创派立说,如何思辨,而是把他说过的化当成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以至于儒教越成功,越成为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桎梏。那些弟子们如果能像孔子一样思考,科学体系完全可以在中国率先建立起来。

不许质疑本派基本教义是所有宗教的共同点。质疑者会受到恶毒的诅咒或者迫害,而不是心平气和的讨论。

谁能经得起更多的质疑,谁才更值得相信。

即使经过很多质疑建立起来的理论,出现了新的问题,仍然可以质疑。

质疑是最基本的思考。

质疑本身也要经得起质疑。

现在的学生,学习的时候最应该学会的是质疑,而不是记住前人说过什么。应该知道前人是怎么从质疑中得到他的结论的。只是现在的大部分学校只要求学生记住“科学”的结论是什么,这种学校根本就是宗教传习所,只不过“真经”“神经”变成了“数经”“理经”。

量子理论一些传统理论,本来就没有经受住质疑,比如哥本哈根诠释,超距量子纠缠,居然也能被一些人神话成“经”。

所以那种只会考试,将前人神话,不敢质疑前人的人,学术上越“成功”,越是国家民族之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