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森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位:博士学位
性别:男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学历:研究生(博士)毕业
所在单位: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
电子邮箱:

邮编:

通讯/办公地址:

办公室电话:

邮箱:

个人简介

何建森,北京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日球层的理论与探测,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太阳风的起源与演化、太阳风与太阳系小天体的相互作用、日球层与星际介质的相互作用、空间等离子体基本物理、日球层带电和中性粒子探测技术等。发表SCI论文160多篇,被引4500多次。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提出“磁重联+波湍动”联合驱动太阳风起源的模型,揭示磁重联激发波湍动上传形成阿尔芬性磁折回的物理图像;提出原初太阳风湍流非线性串级作用的新理论,更新阿尔芬性湍流串级的传统认知;提出太阳风动理学湍动的二元波动理论,揭示湍动在动理学尺度下的物理图像;提出基于卫星星座探测重构空间三维磁重联的方法,发现电子在重联扩散区的捕获加速现象;提取粒子相空间密度的本征模扰动,发现空间等离子体本征模激发的直接证据;发现人造航天器与自然小天体在内水星轨道的交会,揭示短周期彗星向岩石性彗星的演变之路。

研究成果入选欧空局Cluster、SolO等官方网站的科学亮点,入选PSP四年科学进展回顾,被AAS等学术学会作为研究亮点报道,被原图引用支撑欧空局THOR和Debye等空间探测计划建议书的科学目标,支撑我国子午二期工程IPS项目、太阳系边际探测和太阳极轨探测等计划的科学论证,研究方法被SCOSTEP遴选用于DUWI日球层波动数据库的建设。

先后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获得空间天气青年创新奖、获得亚太等离子体物理青年学者奖、获得傅承义青年学者奖。担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AOGS-RAC成员,FASS期刊副编辑,EPP期刊、地球和行星物理论评编委等。


教育经历

[1] 2003.9-2008.7
北京大学 | 空间物理 | 研究生(博士)毕业 | 理学博士学位
[2] 2001.9-2003.7
北京大学 | 哲学 | 双学士
[3] 1999.9-2003.7
北京大学 | 空间物理 | 大学本科毕业 | 理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 2023.9-至今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北京大学 
[2] 2016.10-2023.8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北京大学 
[3] 2010.10-2016.9
 北京大学 
[4] 2009.4-2010.9
 德国马普学会太阳系研究所 
[5] 2008.7-2009.3
 北京大学 

社会兼职

[1]2021.3-至今
Frontiers in Astronomy & Space Sciences期刊 副编辑
[2]2018.8-至今
AOGS-RAC (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联合会-区域咨询委员会) 成员
[3]2020.10-至今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日球层理论与探测

团队介绍:

团队聚焦太阳系的等离子体系统以及太阳系中的行星与小天体的空间环境,利用深空遥感和原位探测的手段,开展探测分析结合理论与模拟,研究空间等离子体的基本物理过程(如湍动和磁重联)、内外日球层的行星际介质特性、太阳风与行星和小天体的相互作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