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English GitHub
E-mail geosoftpku@tom.com
E-mail geosoftpku@tom.com
时空大数据与社会感知研究组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新闻通知 >> 新闻动态

实验室成员参加 “社会地理计算联合研究中心”成立暨“第五届空间信息智能服务”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10-24 点击次数:

实验室成员参加 “社会地理计算联合研究中心”成立暨“第五届空间信息智能服务”研讨会

  2018年1月12-14日,“社会地理计算联合研究中心”成立暨“第五届空间信息智能服务”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会议由武汉大学主办,邀请到海内外空间信息智能服务领域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共同探讨空间信息智能服务理论与方法,进一步推进空间信息智能服务研究。时空大数据与社会感知研究组(S³-Lab)派出代表参加本次会议,并进行交流学习

  大会包含特邀报告、分会场专题交流等内容。其中,分会场包括“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室内地图与位置感知”、“时空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现实”、“社会感知与地理计算”、“城市群与空间信息服务”等六大主题,来自哈佛大学、中科院、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等国内外十余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各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社会感知与地理计算”专题由北京大学刘瑜教授与武汉大学王艳东教授合作主持,时空大数据与社会感知研究组的张帆博士、董磊博士以及遥感所2011届毕业生底骞博士分别做专题报告。

 

图1 刘瑜教授主持“社会感知与地理计算”分会场专题交流

  张帆进行了关于“基于街景影像的个体场景感知建模”的汇报,介绍了课题组利用街景影像进行城市视觉空间表达的一些工作。研究采用了机器学习的方法对个体场景情感感知进行建模,并分析了影响感知的视觉要素。事实上,街景影像较完整地表达了城市的物理视觉环境,深层次地理解视觉环境的内容可以对理解城市功能、格局、演变提供支持,潜在地对一些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解释。

 

图2 张帆-基于街景影像的个体场景感知建模

  董磊以“空间偏好依附模型 - 对城市集聚机制的探索”为题,对是否存在统一的规律在支配城市的演化增长、标度律背后的微观机制等问题进行探讨。基于几个简单的规则,推导出一系列标度律的结论。这一简单的模型可以重现出城市的生长规律,并且揭示城市元素间(人口、路网、交互)的空间分布关系,同时能够为城市标度律的产生提供机制解释。

 

图 3 董磊-空间偏好依附模型—对城市集聚机制的探索

  底骞为遥感所2011届本科毕业生,现为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以遥感和空气污染的建模、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和环境政策为主要研究方向。他在会议上介绍了如何利用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其他遥感和地理信息数据拟合地表空气污染浓度;以及如何结合人类健康跟踪的数据评估低浓度空气污染对人群死亡率的影响。这项研究对于科学制定空气质量标准,保护人群健康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图4 底骞-低浓度空气污染对人体有危害吗?—论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如何助力空气质量标准制定

  “自然与社会学科融合创新”的理念为研究学者们提供了广阔的探索思路。会议期间,实验室师生与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恳切的学术交流,在展现实验室科研成果与学术风采的同时,也对相关领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素材来源:S³-Lab

材料整理:邢潇月

内容排版:龚世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