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 of Science ResearcherID: AAL-9537-2020
ORCID: https://orcid.org/my-orcid?orcid=0000-0003-2537-6963
研究领域:光电材料与器件
主要研究方向:1)新型光电材料与器件;2)钙钛矿太阳能电池;3)AgBiS2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及探测器;4)纳米合成与光催化等。
研究内容:长期从事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和化学相关研究,主要包括钙钛矿基太阳能电池、新型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和探测器、纳米合成与光催化分解水和降解等。
近年来,以缺陷研究为思路主线,从钙钛矿薄膜体相、上表界面、埋底界面三个角度入手,围绕缺陷机制认知与调控开展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具体归纳如下:
(1)针对钙钛矿薄膜体相缺陷
深入理解钙钛矿薄膜体相缺陷的形成机制,指导发展钙钛矿结晶生长调控新策略,实现低缺陷密度、高质量钙钛矿薄膜的可控制备。成果发表于Sci. Adv.、Nat. Commun.和Adv. Mater.等。
(2)聚焦钙钛矿薄膜上表界面缺陷
精准调控残留碘化铅杂相缺陷的集中分布,并提出表面残留碘化铅的反应消融新方法,有效抑制碘化铅杂相诱发的钙钛矿分解、离子迁移和非辐射复合。成果发表于J. Am. Chem. Soc.和Energy Environ. Sci.等。
(3)围绕钙钛矿薄膜埋底界面缺陷
系统解析埋底界面劣化及缺陷生成诱因,针对性开发界面分子双侧竞争调制等新技术,增强埋底界面稳定性,刷新正式结构电池认证效率世界纪录。成果发表于Nat. Energy、Adv. Mater.和Energy Environ. Sci.等。
此外,在新型AgBiS2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已取得部分成果:
聚焦高质量量子点及薄膜的制备方法创新,发展一步法液相配体交换和溶剂工程辅助配体交换等新策略,获得高质量AgBiS2量子点及薄膜,显著提升AgBiS2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9%)、稳定性以及不同环境可重复性。成果发表于Angew. Chem. Int. Ed.和Nano Let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