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
学位: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技术物理系
电子邮箱:
长期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舞文弄墨非吾所长。然值此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不能置身事外。同时,北京大学宣传部的同事又盛情相约,要我写点个人的经历和感悟,只好勉为其难,谈点个人看法,权作抛砖引玉。
我个人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1988年到1991年在北京大学曾谨言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受到的培养。离开北京大学后,先后在德国和日本从事研究工作。从1997年被北京大学直接聘为教授以来,转眼之间,在北京大学工作已经十年了。当初回国时,国内外友人对我回国后的发展前景都有些担忧,除了生活条件外,更主要的就是在学术方面是否能够继续有所作为。
然而,我当时有一种信念,在北京大学,无论是教师、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是十多亿中国人的优秀代表;能够与这样一些优秀的人一起奋斗,不仅自己能够在方方面面得到提高,而且这本身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怀着这种信念,经过十年来的努力,我们的课题组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国际同行中逐步得到认可。原来对我回国持怀疑态度的国内外友人都改变了看法。这一切,得益于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好机会,北京大学相关部门提供的帮助、北京大学在理论和实验核物理领域的优良传统以及国内外同行的支持。另外,也离不开十年来,先后在我们组内工作和学习过的六位博士后、二十博士和七位硕士研究生,以及先后在课题组内作毕业论文的近十名本科生所付出的努力。
在北京大学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北京大学有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研究生”。不知道此种说法起源何处,但是在北京大学工作的十年中,接触到许许多多的研究生,他们却堪称一流,甚至应该说是世界一流。
先后在我们组作博士后研究的包括贾焕玉(2000.07-2002.07)、高早春(2000.10-2002.10)、郭建友(2002.10-2004.10)、王守宇(2005.10-2007.10)、以及来自日本的寺崎顺博士(2005.12-2007.12)等。由于在北京大学作博士后研究期间的优异表现,他们中的许多人在站期间或者出站后先后成为兄弟院校的教授和研究员等教学科研骨干。其中,郭建友博士在《中国物理快报》发表的“Dirac方程在特殊情况下的精确解”一文,2006年被《中国物理快报》遴选为7篇最佳引用论文之一,同时在《中国物理快报》网站永久公布。郭建友博士在完成博士后研究之后随即被聘为安徽大学教授,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博士研究生是我们课题组人数最多的群体,同时也是我们科研的主力军。先后在我们组学习并取得博士学位的有任秀宰(2000.2,韩国人,1998年胡济民院士去世后转来我们组)、张双全(2002.7)、吕洪凤(2003.7)、张炜、张时声(2004.7)、龙文辉(2005.12)、彭婧(2006.12)、班淑芳、耿立升(2007.07)等博士,以及在读博士研究生李俊、孙保华、孙保元、尧江明、亓斌、梁豪兆、李志攀、张颖、李剑、牛一斐、赵鹏巍等。由于初为人师,特别害怕误人子弟。同时,也是为了有效利用国内外资源,为研究生创造机会。为此,我们选择了国际合作的道路,让研究生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有机会到世界各国的实验室进行合作交流,既可以学习别人所长,也可以同时宣传北京大学。到目前为止,先后出国进行联合培养和访问的研究生包括:吕洪凤(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龙文辉(法国巴黎南大学)、班淑芳(瑞典皇家工学院)、耿立升(日本大阪大学)、彭婧(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李俊(意大利米兰大学)、孙保华(德国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梁豪兆(法国巴黎南大学)、孙保元(意大利Catania大学)、尧江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张颖(日本会津大学)、李志攀(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等。
通过出国访问或者联合培养,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的爱国、爱集体的精神得以提升,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专业知识、语言和生活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完成约定的研究计划的同时,也展示了北京大学研究生的水准,很好地宣传北京大学的研究成果,丰富我们的研究领域等。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先后有一些研究生,无论在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合作精神,国际交流和学术水平等方面,都得到广泛的赞扬和认可。在他们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他们与国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龄研究生相比都毫不逊色。
例如龙文辉博士,在国内期间先后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博士学习的后三年中获得中法文化交流基金会资助,每年访问法国巴黎南大学六个月,建立了密度依赖的相对论Hartree-Fock模型和计算程序,给出了以北京大学命名的有效相互作用PK系列参数组,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获得博士学位后,龙文辉博士被日本会津大学聘为客座研究员,现在以洪堡学者的身份访问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北京大学和德国重离子物理研究所(GSI)联合培养的孙保华,不仅有很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在德国期间在实验技能等方面都得到很大提高,受到GSI同行的高度评价。他利用德国GSI的Schottky质量谱仪,在近质子滴线核125Ce中发现激发能为103keV,寿命为193秒新的长寿命同核异能态,以北京大学为第一单位的文章发表于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耿立升博士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在日本大阪大学先后访问了三年,由于他在学术方面的优异表现,大阪大学核物理研究中心的两任主任Toki和Kishimoto教授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和学术交流活动中,对耿立升博士的优秀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取得博士学位后,耿立升在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作博士后,同样得到Oset教授的高度评价。班淑芳博士先后获得欧洲核理论中心(ECT*)资助访问意大利,Swedish Institutes资助访问瑞典皇家工学院,在中子星、核物质的对称能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同时她与包括瑞典、比利时、波兰等国的科学家共同合作,完成了原子核中子质子对关联的研究,并应邀赴美国北卡莱罗纳大学作博士后研究。彭婧博士曾经获得奔驰奖学金资助访问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通过三年的努力,她建立了绕倾斜轴推转的相对论模型和相应的计算程序,这是一个欧美许多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想完成而又没有完成的课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5级的直博研究生李志攀,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文章“50 and 200 MeV能区核子-核子相互作用的能量依赖Lorentz协办参数化”,从投稿Physics Review C到接受发表不到三个月,而且该文章还成为美国物理学会(APS)系列杂志中第一篇中文(或日文、韩文)署名的文章。为此,美国物理学会主编Gene Sprouse教授写贺信称“this is a special time for both China and for the APS”。同时,李志攀还应邀访问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等地进行合作研究。
先后在我们组攻读硕士学位的有杨泗春、陈惕生、沈刚、刘朗、张力等人。虽然硕士研究生由于时间较短,很难在科学研究方面有深入的结果。但即使在三年时间中,他们之中的许多同学还是作出了优异的成绩。其中,陈惕生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发表的论文“Pseudospin Symmetry in Relativistic Framework with Harmonic Oscillator Potential and Woods-Saxon Potential”不仅在国内外被同行多次引用,而且经中国物理学会推荐还荣获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
回首往事,我非常珍惜在北京大学工作的这十年,我也非常珍惜与上面所提到的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同度过的岁月。特别是我初到北京大学时期所共事的教师和研究生,他们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以办公室为家,为改善工作条件和研究氛围等所作的各种努力。正是通过他们的辛勤工作,以及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访问、合作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无论横向与国际上同龄的研究生比较,还是纵向与当今国际上活跃科学家的研究生阶段比较,使我坚信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是世界一流的。能够与他们同行,实在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孟杰
2008-1-8
孟杰,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966年生于贵州大方,1991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在原子核的手征对称性、晕现象、共振态和赝自旋等方面有原创性贡献。国内外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多种学术刊物的编委。发表论文170多篇,SCI引用近2000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或顾问委员数十次,先后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和讲学近百次。
电话:+86-10-62765620 E-mail:mengj@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