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北京大学官网北京大学新闻网 English
李强
点赞:
李强
点赞:
简介
  • 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和同仁前来咨询:  物理西楼227,每周三上午10点30-12点

  • My CV: lqcv.pdf



  • 1) 侧重于粒子物理三大前沿之一的高能量前沿,特别是大型强子对撞机及中国未来对撞机的研究工作,目标是探寻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

    • Higgs性质和标准模型的精确测量;通过多玻色子末态探索标准模型稀有过程、寻找TeV能级新物理;蒙特卡洛模拟及深度学习在高能物理中的应用。课题组主要参与人员包括2名博士后和10名左右博士生,队伍精干且有竞争力,具有长期从事国际大型科学合作和承担国家科研大项目的检验。多人次担任二级和三级课题组组长。近年来的亮点工作包括:完成了LHC上首个三规范玻色子过程WVγ和首批矢量玻色子熔合过程包括EWK W+2Jets,W/Zγ+2Jets的测量,首次在3倍标准偏差水平给出了中性VBS过程的迹象,首次以5倍标准偏差水平观测到了光子与W玻色子的散射;给出了世界最强的一批反常三/四规范玻色子耦合的限制;在CMS最早进入并领导完成了一系列利用喷注子结构寻找大质量双玻色子共振态的工作。

    • 近年来在高能对撞机上推动量子纠缠的研究,例如3-态(quitrit)量子关联的首次探测、三体纠缠的研究等等

  • 2)(Probing and Knocking with Muons) :由 北京大学 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原创提出的的缪子散射实验合作项目,旨在结合缪子散射成像技术与前沿物理研究,通过对缪子散射的测量研究核物理、标准模型和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如暗物
    质和暗玻色子探寻、量子纠缠探测、缪子与核散射规律的研究等。


  • 本人现担当CMS北大组副组长(deputy team leader), CMS合作组委员会顾问委员;国际缪子对撞机合作组北大组负责人;曾经担任CMS物理组产生子组二级召集人(2018.6-2020.9),协调整个CMS工作组的物理模拟工作;担当CMS软件计算组二级召集人(2020.9-2022.9),负责CMS软件版本发布,也是CMS软件副协调人;曾任中国未来对撞机CEPC物理模拟组负责人。

    负责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原创探索项目一项;科技部重大研发项目课题一项; 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一项;面上项目二项。另外结题若干项目。